“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尚不明確,外需回暖有待觀察,國內經濟增速放緩,2013年上半年,中國玻璃纖維行業走過了歷史上從未走過的艱難之路!敝袊AЮw維工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,受益于行業倡導轉型升級、限產保價、發展深加工制品等理念,2013年上半年我國玻纖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5億元。 對于玻纖行業下半年的走勢,業界較為憂慮。由于7月10日,國家上調了天然氣價格,玻纖行業成本將大幅增加。業內專家提醒企業,要進一步抑制產能、發展深加工業消化市場波動。
遏制產能已見成效
盡管內需疲軟,外需不振,玻纖行業今年上半年還是實現了平穩增長,這一切要歸功于有效遏制了過剩產能。
上半年我國玻璃纖維紗產量144.56萬噸,同比增長僅2.4%。鑒于玻纖協會及時通報市場情況,倡導限產保價,部分池窯企業繼續停窯冷修,并調整企業發展戰略,加大對高性能玻纖紗的研發、關停落后球窯等,以此來適應行業大調整的布局。2012年玻纖紗產量的有效調控帶動了企業在今年上半年消弭庫存,也使玻纖紗產品價格較為穩定。
前5月玻纖行業主營業務收入528.5億元,同比增長14.9%。實現利潤總額29億元,同期增長16.2%,扭轉了2012年同期利潤下降的趨勢。
走出去建廠成效顯著
進出口方面,上半年玻纖進口數量雖有所增長,但價格下降,其中走出去建廠成效顯著,中國玻纖業全球化的大幕已拉開。
上半年我國玻璃纖維及制品進口數量為11.3萬噸,同比增長7.64%;進口商品金額4.55億美元,同比下降2.5%。玻璃纖維及制品進口均價降至4026.43美元/噸。玻璃纖維及制品出口數量為59.82萬噸,同比降低3.34%;出口商品金額9.53億美元,同比降低4.5%,玻璃纖維及制品出口均價1593.42美元/噸。進出口實現貿易順差4.98億美元。
從進出口數據統計分析不難看出,進口玻璃纖維及制品一改近幾年下降的頹勢,進口量同期增長了7.64%,其中粗紗同期增長39.68%之多,沖擊著國內市場。如何保護民族工業,除了自身要加快發展,提高進口關稅稅率也是手段之一。
業內人士認為,走出去建廠目前已經取得顯著成效。玻璃纖維及制品的出口自2012年持續下降,上半年同期下降3.34%,但國外的布點產能已達4萬噸之多,充分說明我國玻璃纖維國際市場銷量增長2萬噸。隨著下半年埃及工廠5萬噸的投產,中國玻纖業全球化的大幕已拉開。
下半年成本大幅增加
近日國家發改委下發了《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天然氣價格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通知》),自今年7月10日起將執行新的天然氣價格。據《通知》,非居民用氣價格將分存量和增量上調,其中化肥以外的存量氣門站價格實際提價限額0.4元/立方米。
玻璃纖維及制品業年消耗天然氣量約12億立方米。根據存量氣價格上調限額,玻璃纖維及制品業天然氣成本增加約226元/噸,年天然氣成本增加約5億元左右。玻璃纖維及制品制造業天然氣消耗成本將上升,在目前國際、國內經濟不景氣的形勢下,無疑又給企業雪上加霜。
業內專家分析,下半年天然氣價格上漲勢必導致玻纖企業成本增加,玻纖行業要因勢利導遏制新增產能,加快發展深加工制品。
2012年及2013年上半年控制玻纖紗產量增長工作頗有成效,但據玻纖協會統計,仍有在建及未投產池窯產能40多萬噸。
專家提醒,在國內產能相對過剩、制品深加工業尚未蓬勃發展而全球經濟依然不景氣之際,企業要承擔起保護行業健康發展的社會責任,控制產能維護市場穩定。另一方面,加快發展玻纖制品深加工、努力打造大型玻纖制品深加工生產基地、消耗掉相對過剩的產能、培養企業優勢是當務之急。中國正在逐步從“世界工廠”轉型為“世界市場”,如不能加快自身發展,必讓國外企業搶了先機占據市場。
據了解,中國玻纖協會將積極協助工業和信息化部完成準入政策的實施,用政策規范市場。 |